KJ973金屬非金屬礦山通風安全監測及人員管理系統
KJ973金屬非金屬礦山通風安全監測及人員管理系統
一、系統概述
KJ973金屬非金屬礦山通風安全監測及人員管理系統是集國內外非煤礦山監控技術優勢并針對我國金屬與非金屬礦山現狀而開發的一套軟、硬件結合的全礦井生產綜合監控系統。該系統具有功能齊全、可靠性高、操作使用方便、監控設備搭配靈活、經濟實用、易維護等特點。系統支持礦山井下有毒有害氣體/通風系統/地壓等監測、人員區域/精確定位、無線通訊(Wi-Fi 4、 Wi-Fi 6)、調度通訊、視頻監控、應急廣播通信等功能。井下設備通過光纖、環網交換機等不同傳輸方式與地面中心站進行數據交換,通過快速傳輸數據將井下各種子監控系統合理地融合為一 體,既節約資源又方便管理,極大地保證了礦井安全生產,該系統適用于各類大、中、小型金屬非金屬礦山使用。系統符合KA/T 2033-2023、KA/T 2034-2023、KA/T 2035-2023、KA/T 2051-2016、KA/T 2052-2016、KA/T 2053-2016及《GB16423-2020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等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二、系統結構及組成
系統組成
地面設備
地面設備主要由監測主備機、綜合監控系統軟件、IP/PBX 網絡語音交換機、觸摸屏調度臺、UPS 電源、打印機、網絡(環網)交換機、硬盤錄像機、機柜、地面基站、聲光報警器、電源防雷器等組成。
井下設備
井下設備主要由多功能礦用一般型分站、區域/精確定位讀卡分站、區域/精確定位標識卡、各類傳感器、執行器、攝像儀、廣播、Wi-Fi手機、調度電話、光纖接線盒、本安接線盒、電源接線盒、線纜輔材等構成。
系統結構圖
光纖鏈路方式
該方案用于中小型礦井綜合自動化監控,以百兆/千兆光纖鏈路傳輸方式實現礦山井下有毒有害氣體/通風系統/地壓等監測、人員區域/精確定位、Wi-Fi無線通訊、調度通信、應急廣播通信等。保證全礦井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提高礦井生產及管理效率。
光纖環網方式
該方案以工業千兆/萬兆環網為核心實現全礦井管控一體化。以環網傳輸實現礦山井下有毒有害氣體/通風系統/地壓等監測、人員區域/精確定位、無線通訊、調度通信、應急廣播通訊、視頻監控及自動化系統參數綜合監測。有效地提高了礦井生產自動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實現全礦井的統一管理與數據共享。通過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提高礦井生產及管理效率。
三、系統主要功能
唯一性檢測系統(選配)
唯一性檢測系統概述
礦方對人員定位系統中下井人員的管理日趨嚴格。該系統主要用于下并人員唯一性檢測。功能為依次檢測下井人員攜卡的唯一性。系統具有網絡接口、將有關信息上傳至各級主管部門。
唯一性檢測系統組成
唯一性檢測系統功能
軟件通過虹膜/人臉、檢卡設備實現數據分析進行唯一性檢測;
唯一性識別正確后配合門禁使用則閘機開;
唯一性識別正確后在軟件進行數據記錄;
定位卡檢測后,能在液晶電視顯示與該定位卡匹配的礦工的相關信息,包括:員工姓名、檢測時間、下井時間、定位卡狀態等;
唯一性檢測異常音箱會聲音提示,顯示系統會同步提示;
門禁具有手動開啟功能;
采集虹膜/人臉信息;
實現出入并人員虹膜/人臉注冊、驗證,人員基本信息錄入;
實時記錄出入井人員的工作時間;
通信功能部分
三、系統主要技術參數
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指標
人員定位系統技術指標
無線通信系統技術指標
IP分機容量:50-10000門(可擴展容量),具備強大處理能力;
傳輸距離:地面機房到井下最遠基站距離:不小于30km;
基站與控制器的有線傳輸距離:電纜100m;光纜:20km;
單個基站注冊用戶數:16人;
單個基站支持手機同時通話數量:10人;
基站間切換:無縫切換;